五载耕耘 共筑粮安—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屈冬玉率团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时值我院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五周年之际,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率代表团于3月24日莅临我院考察指导。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克华主持接待并陪同考察,党委委员、副院长陈新,党委委员、院办公室主任苏国东参加接待。

王克华向屈冬玉总干事一行表示热烈欢迎,衷心感谢屈冬玉总干事及联合国粮农组织长期以来对我院事业发展给予的深切关怀与鼎力支持。会谈中,王克华详细介绍了我院发展概况、“十四五”期间取得的工作成效及未来发展规划,并重点回顾了双方在“一国一品”特色农业发展行动、南南合作、农业技术创新等领域开展的富有成效合作。他强调,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农业与粮食领域的专门国际组织,通过创新性合作模式助力成员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为推动全球粮食系统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了突出贡献。联合国粮农组织《战略框架》提出的“四个更好”总领性原则(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彰显了全球农业治理的中国智慧。面向未来,我院将充分发挥联合国粮农组织重要平台作用,重点在以下方面深化合作:一是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导下,加强农业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二是多方争取合作资源,推动农业技术转移转化;三是创新科技减贫模式,为全球贫困人口脱贫贡献江苏力量。

屈冬玉在讲话中介绍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历史与重要使命。他指出,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于1945年,早于联合国的成立,是全球最早设立的专门性国际组织之一。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宪章墙上,中文版本位于最前列,这是因为宪章的最初起草工作由江苏的专家团队主导,充分体现了中国特别是江苏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他强调,江苏省对联合国粮农组织具有特殊意义,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重要“根系”所在,过去五年江苏省农科院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了大量贡献,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给予联合国粮农组织极大的帮助和支持。屈冬玉指出,希望江苏省农科院立足江苏、放眼全国、聚焦南太,瞄准联合国粮农组织成员国的需求,深化与农业、渔业、世界粮食安全等委员会合作,进一步发挥江苏在数字农业和科技创新方面的独特优势,落实好新一轮合作协议的各项内容。

会上,屈冬玉和王克华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新一轮合作协议(2025-2030年),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进一步巩固了双方在农业科技领域的战略伙伴关系,为未来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访问期间,代表团一行实地参观了智慧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江苏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省部共建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深入了解江苏省农科院在农业科技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成果,对我院智慧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研究产生极大兴趣,并与科技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王克华向屈冬玉总干事赠送“五载耕耘共筑粮安”纪念品,屈冬玉总干事向王克华赠送亲笔题词“南南合作大爱岛国”,并对我院中国—太平洋岛国农业合作示范中心与太平洋岛国的务实有成效的合作表示充分肯定。屈冬玉总干事还看望了我院原院长、党委书记易中懿同志。

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西莫·托雷罗、驻华及朝鲜代表卡洛斯·阿尔德科、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及环境办公室主任卡维·扎赫迪、高级兽医官宋俊霞、总干事助理洪申、驻华代表处传播与合作官员甘佩玲,驻华代表处执行官员王晔出席活动。院科研管理处、国际合作处、植物保护研究所主要负责同志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科技人员参加活动。

此次来访不仅是对过去五年合作成果的回顾,更是对未来深化合作的展望。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我院将继续秉持开放办院的理念,加强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合作对接,推动建立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